擦亮青字号品牌,叫响青春正能量
2023年寒假9000余名WFUers
组成了1705支实践队伍
在省内省外、线上线下
全方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说、归、行、情、聚、梦”
跟随小编一起来看潍院
当之无愧的“寒假步数冠军”
1.“青年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
教师教育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E公益志愿服务团队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基层疫情防控知识化、全民化。2023年寒假期间,教师教育学院E公益志愿服务团队在学校周边、成员家乡及养老院开展了以“疫情防控与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的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成员们用亲和易懂的语言认真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展示党和国家的良好形象及国际地位。团队成员与群众进行交流,为社区居民、老人等答疑解惑,许多老人对成员们的讲解很感兴趣,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也增加了自己的学识与宣讲信心,也切切实实地做到了身为一名青年、一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尽的责任。如今,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新时代的青年人更应以实际行动为社会交出满意答卷!

2.“青年归·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教育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微爱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在各自家乡展开了关于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问题访谈,并进行了以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访民间剪纸艺术、探寻家乡年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本队成员在言谈间更加深刻的意识到传承文化的重要性,在一次次的宣讲中徜徉文化的海洋,在全神贯注的剪纸中去除浮躁洗净铅华,在浓郁的年味中感受传统习俗的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深深扎入每位成员的心底,更加珍视前辈们赠与吾辈的宝藏,想要向世界宣扬母族文化的心空前热切,民族自豪感再一次油然而生,也更让大家坚信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明必将继续流长!

3.“青年行·志愿服务走基层”活动
教师教育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青年行队在济宁市滨湖街道开展了“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在滨湖街道社区中开展“一家亲”活动。上至古稀之年的老人,下至蹒跚学步的孩童,在疫情结束的第一个新年前,欢聚一堂,为社区带来年味。小队成员有些在桌前备好笔墨纸砚,等待社区的“大书法家”为即将来临的新春送祝福。其他小组成员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贴对联,挂彩灯。相信在欢声笑语中,新的一年一定会顺顺利利,百灾消除!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成员们从刚开始的畏首畏尾到后来侃侃而谈,逐步感受到此次实践活动带给队员们的快乐,在帮助老人、帮助工作人员的同时,也增强了队员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了自身理论知识的转化与拓展。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返家乡实践中去,为家乡贡献力量!

4. “青年情 ·黄河岸边是家乡”活动
教师教育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齐心振乡小队借助“青年情,黄河岸边是家乡”的活动契机,利用此次寒假时间,在线上开展了针对幼儿的黄河教育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小队成员联系了本地的幼儿园老师,给幼儿开展了钉钉线上会议。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拥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大家生活在黄河边,喝着黄河水,更应该弘扬黄河文化,传承黄河精神。因此,对于幼儿来说了解黄河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其意义重大!

5.“青年聚 ·青鸟飞”实习就业活动
教师教育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红色传承队成员2023年1月26日至2月8日,积极报名了青鸟计划,并被兰陵县人民检察院成功录取,顺利到检察院报道。
身为大学生,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理应有凌云之志,不满足于自身境遇,团队成员现在要做的不是空中楼阁里的孔雀,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踏踏实实的担当起青年人的责任。要不断向前辈虚心请教,少走弯路,多多实干。成员们不仅要做满腹经纶之士,更应为实干兴邦之人。

6.“青年梦·迎挑战”创新创业活动
教师教育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姜家军”社会实践调研团队为更大化地发掘并利用生姜除调味品外的其他功用,在潍坊启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
通过这次的社会调研,小队成员们看到,在生姜生产领域种植户不仅关注生姜的产量,同时也时刻关注着生姜的质量,追求更加绿色健康的质量。同时与时代共同发展,利用互联网、科学技术等较为先进的技术进行种植销售,将会持续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交易市场将持续旺盛、生姜绿色发展也将持续向好。这让成员们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影响。
